Taiwan Biogen SMA Summit

Date: 2018.11.1/11.3
Venue: Taipei/Kaohsiung

Spinal Muscular Atrophy Newborn Screening in Taiwan

簡穎秀醫師 臺大醫院

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(SMA) 新生兒篩檢之發展簡史

SMA 是一個疾病快速進展且嚴重影響運動功能的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,儘管於 2008 年時尚未被列入建議全面篩檢之群組 (RUSP) 中,然考量到相關檢測工具和技術漸臻純熟,以及藥物研發進展迅速,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(FDA) 於 2018 年將 SMA 併入 RUSP 項目之中。台灣早在 2014 年發起 SMA 新生兒篩檢先驅性試驗 (pilot trial),以下分享台灣 SMA 新生兒篩檢的經驗。

SMA 新生兒篩檢計畫

由於SMA 病人多數是因為 SMN1 基因之同型合子缺失2,個案是否具有此類基因缺失,可藉由新生兒篩檢進行檢測;然而必須注意的是,如果病患的 SMN1上具有點突變,偵測同型合子缺失的篩檢方式將可能使檢測結果呈現偽陰性2。 若干檢測方式皆可偵測 SMN1 基因的同型合子缺失,但為了維持高篩檢量 (throughput) 和檢測信度3,目前以定量聚合酶連鎖反應 (qPCR) 進行新生兒篩檢,但 qPCR 技術難度高,檢測結果可能會受到引子設計/篩選、DNA 抽取方式、樣本收集方法 (如抗凝血效應) 等多項因素影響。

SMA篩檢方法及流程

SMA 新生兒篩檢之先驅性試驗初步結果已於2017年發表,臺大醫院已收集並分析120,267 位新生兒的乾血片 (DBS) 樣本3;樣本於嬰兒出生三天內採集完畢,並在兩天內送達實驗室【圖一】。考量過去研究結果顯示 SMN2 基因數與疾病嚴重度和預後具有密切關聯性3 ,故一旦經由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 (RT-PCR)方法偵測到 SMN1 缺失,便會進一步以微滴式數位聚合酶鏈鎖反應 (ddPCR) 及多重連接探針擴增技術 (MLPA) 等確認檢查檢測技術來定量原樣本中之 SMN1SMN2 基因數3,以基因確診為 SMA 個案。

目前,初步估計台灣 SMA 的發生率約為 1/17,0003,新生兒篩檢雖無法拯救出生時已有症狀的嬰孩 (即第 0 型),但對於出生後才發病的 SMA 病患,在目前的標準照護發展下,仍有機會能改變其病程與預後。

DBS: Dried blood spot; ddPCR: 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; FDA: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; MLPA: Multiplex ligation-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; qPCR: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; RT-PCR: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; RUSP: Recommended Uniform Screening Panel

REFERENCES 

1. Su YN, et al. PLoS One, 2011. 6: p. e17067.
2. Ganji H, et al. J Child Neurol, 2015. 30: p. 558-62.
3. Chien YH, et al. J Pediatr, 2017. 190: p. 124-9 e1.
4. Feldkotter M, et al. Am J Hum Genet, 2002. 70: p. 358-68.
5. Swoboda KJ, et al. Ann Neurol, 2005. 57: p. 704-12.
6. Finkel RS, et al.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: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Muscular Dystrophy Association; 2018 Mar 11-14; Arlington, VA.
7. Glascock J, et al. J Neuromuscul Dis, 2018. 5: p. 145-58.

Biogen-17150-201906